13.什么是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狭义的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通常界定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在所在领域和所联系群众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14.无党派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区别是什么?
一是覆盖面不同。无党派人士不包括民主党派成员,而广义的党外知识分子则包括民主党派成员。
二是参政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是多党合作制度内的参政,其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是属于公民权利的一般政治活动。
三是影响的领域不同,无党派人士的影响主要在政治领域,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主要在专业领域。
15.为什么说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体要从以下 3 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党外知识分子历来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党外知识分子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大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同时仍作为统一战线成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改革开放后,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工人、农民共同构成了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
第二,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各个领域代表性人物的源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的 12 个方面的统战工作对象中,除党外知识分子外,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也主要是党外知识分子。其他方面统战工作对象,如民主党派成员、少数民族人士等,特别是他们的代表人物,都来源于党外知识分子。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就抓住了各个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党外干部队伍输送人才。
第三,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战略性日益凸显。一是人数多,约占知识分子总数的75%。二是作用大,党外知识分子不仅发挥着统一战线人才蓄水池的作用,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思想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服务团、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观察站等作用。三是影响广。党外知识分子不仅影响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也影响着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不仅影响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着今天,更影响着明天。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但要聚力,而且要凝心,同时还要通过他们技术的传播、知识的传播、价值观念的传播,凝更多的心、聚更大的力。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凸显,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更加活跃多元,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地位更加突出。正是这些变化和特点,使得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统一战线中的基础性、 战略性更加突出。
16.党外代表人士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党外代表人士是指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其标准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
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的一个特定概念。党外代表人士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较深造诣或有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在学校中主要包括: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党外人士,民主党派中央、市委会和区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基层组织正副主委,各级侨联、知联会、欧美同学会(留联)等统战团体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外人士,担任处级及以上职务的党外领导干部,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中有较大影响的党外人士等。